“舍弃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,成为自由职业者,窝在安静的工作室摆弄皮具。”听上去够酷?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又会踟蹰吧! 走,我们上沈超的工作室去,听听他创立“仁守壹革”品牌前后的故事。
设计师自白
沈超,年近三十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,从事过工装设计、摄影、机关后勤。三年前成为全职皮匠。接触这个行业只因个人的喜好,在不停的制作和提升中,更加坚定了一直走下去的决心。
说到“仁守壹革”这个名字的来源,其一,是取“人手一个”的谐音,工序全由自己把控,希望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认同。其二,是觉得现在的商品制造太过功利,缺乏对其文化和思想的审视。“我希望做的是一件对得起自己内心,守得住手艺的事。”
与订制皮具结缘
由于高中学习绘画的经历,沈超还是向往比较“野”的自由创作生活。在尝试过手绘、橡皮章、编织和木工等手艺后,最终觉得皮具制作够有挑战性,能够一直玩下去。从机关离职后,他就开始一门心思地钻研皮艺。
因身边少有正规学院来专门学习这门技艺,沈超只能通过看欧洲、日本手工艺人录的视频来练习,给了自己一年的时间来提升制作水平。
朋友们都对自由职业者的生活状态很感兴趣。离开一个稳定的体制,一般人会多少有点无所适从。海明威、村上春树等知名作家都严格地遵循着规律的作息时间表。而对于手工匠人来说,这个规则也适用。朝九晚九是沈超的工作时间表,制作过程可谓是一种冥想仪式。“不过,要把这种重复性的生活坚持很长时间,半年到一年,那就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和体力了。”
到了第二年,已能做出他人与自己都认可的产品了。他便通过自己的爱好,比如参加音乐节和创意市集,让别人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业,也由此结交了一帮圈内外好友。
可喜的是恰好赶上了手工匠人复兴的风潮,沈超的产品在这两年很受欢迎,客户也从开始的不理解手工的意义,转变为认可手工的价值。